基辛格:美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一面让中俄成为朋友,一面让中俄成为美国的对手,现在如他所愿,两条都实现了
基辛格预言成真:美国双线树敌中俄,反促两大国背靠背联手,全球霸权基石动摇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生前多次发出警告,但华盛顿的决策者们似乎总在重复同一条致命错误——一边将俄罗斯和中国推向共同阵营,一边又同时与这两个大国对抗。 这位年近百岁的战略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是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 ”如今,他的预言正以最戏剧性的方式变成现实:当美国在俄乌冲突中全力压制俄罗斯,又同时在亚太地区围堵中国,结果反而促成了中俄史上最紧密的战略协作。 这种双线作战的策略,被基辛格直斥为“非常不明智”,因为它彻底改变了全球力量平衡,动摇了美国霸权的根基。
基辛格在2022年接受德国《明镜》周刊专访时坦言,如果美国将俄乌冲突升级为美俄直接对抗战争,同时维持对华敌对立场,这无异于战略自杀。 他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洞察力指出,当今世界已不再是简单的两极格局,而是由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三个核大国共同支撑的复杂体系。 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任何两角的联合都会对第三角构成致命威胁。 而美国当前的政策,恰恰是在主动促成中俄这两个“角”的紧密结合。
现实正是如此发展。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领导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反而让俄罗斯迅速向东转,与中国形成背靠背的依赖关系。 与此同时,美国在台湾、南海问题上持续挑战中国底线,又让中国更有动力深化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 这种双重压力下,中俄关系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两国在能源、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形成了美国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基辛格曾剖析,美国在冷战时期之所以能占据优势,关键在于成功拉拢中国对抗苏联。 但如今的美国战略却完全背离这一历史经验,反而同时刺激中俄两国,使它们不得不抱团取暖。 这种战略失误不仅反映了美国决策层的短视,更暴露了其外交政策中理想主义与现实政治的深刻矛盾。基辛格作为现实政治的大师,始终强调国际关系应基于力量平衡和国家利益,而非意识形态对抗。
最让基辛格担忧的是,中俄联合正在改变地缘政治的基本盘。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市场和制造业体系,俄罗斯则拥有丰富的能源和自然资源,两国经济高度互补。 更重要的是,中俄都是核大国,它们的紧密合作意味着美国再难像过去那样通过军事优势轻易压制任何一个对手。 一旦中俄形成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力将大幅萎缩。
美国这种双线对抗的策略,不仅针对中俄,甚至延伸到其传统盟友身上。 基辛格尖锐指出,“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因为美国常常为自身利益牺牲伙伴。 近年来,美国对加拿大、欧盟、日本等盟友的行为也印证了这一判断——无论是威胁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还是无视欧洲利益与俄罗斯直接谈判乌克兰问题,都显示美国外交中的单边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在基辛格看来,大国博弈的关键在于维持均势,而非追求绝对优势。他早在2022年就警告,随着网络战争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核武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危险。 在大国对抗中,政治领导人控制本国技术已变得极其困难,特别是在战争情况下。 因此,防止可能使用高科技的战争是高于一切的责任。但美国当前同时与中俄对抗的策略,恰恰增加了大国冲突的风险。
基辛格的外交思想深深植根于历史教训之中。他研究过19世纪初梅特涅亲王设计的欧洲和平秩序,也亲身参与过冷战时期的美苏博弈。 这些经历让他深知,大国关系的稳定需要精妙的平衡艺术,而非简单的对抗思维。 他在著作中反复强调,美国需要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用国家利益而非道德情感来引导外交政策。
然而,当今美国决策层似乎已遗忘这些智慧。 奥巴马时期的“重返亚太”,特朗普发起的对华贸易战,拜登在俄乌冲突中的强硬立场,这一系列动作都在将中俄越推越近。 基辛格生前曾无奈地表示,尽管他不断警告美国必须拆散中俄,否则将面临困境,但美国两党的意识形态使其无法拉拢中俄中的任何一方。
最讽刺的是,美国本有三十年布局来分化中俄关系。 自苏联解体前,美国就精心策划西化俄罗斯、离间中俄的战略。 但通过自己挑起俄乌冲突的方式,美国亲手毁掉了这个长达三十年的布局,让俄罗斯主动选择了与中国肩并肩。 这种战略自毁让基辛格倍感忧虑,因为他深知中俄结盟对美国霸权意味着什么。
从军事角度看,中俄合作已产生实质性变化。 中国的洲际导弹可以避开台海空域、日本关岛和冲绳空域,穿越西伯利亚空域直接抵达美国纽约。 这种战略通道的打开,使美国传统的西太平洋防御体系价值大减。 同时,俄罗斯也通过与中国合作,获得了打破西方经济封锁的新出路。
经济上,中俄互补性极强。 中国为俄罗斯能源提供了稳定市场,俄罗斯则为中国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供应。 两国还在努力打造不受美元控制的贸易结算体系,这直接挑战了美国金融霸权的根基。这些合作原本需要多年酝酿,但在美国双重压力下,以惊人速度成为现实。
基辛格的现实主义外交观始终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力量平衡而非道德对抗。 他主张美国应该采取差异化的方法来对待中俄,而不是同时与两国为敌。 但美国当前政策却反其道而行,不仅同时对抗中俄,还常常忽视盟友利益,这种战略分散性正迅速消耗美国的国际影响力。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中俄合作正逐渐吸纳更多欧亚大陆国家。 如果欧盟觉醒,与中俄一起求同存异,共建亚欧大陆,那将彻底改变世界权力中心。 欧洲国家已开始质疑,为何自己出钱出力支持乌克兰,却被美国安排到“小孩桌”,美俄谈判直接无视欧洲利益。 这种觉醒可能促使欧洲重新考虑与中俄的关系。
基辛格凭借其半个多世纪的外交经验,早已看透美国战略的致命缺陷。 他指出,美国最大的错误就是未能认识到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当美国沉迷于冷战胜利的狂欢,沉浸在“历史终结论”的幻想中时,中俄正在重新塑造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秩序。
这位战略大师的警告言犹在耳,但美国似乎仍未醒悟。 随着中俄合作不断深化,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主导权正持续流失。 基辛格生前最担忧的场景正在变成现实:一个同时与中俄为敌的美国,将不得不面对自身影响力衰减的漫长黄昏。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本可避免的战略失误——同时将两个大国逼成对手,又让它们成为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