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一个高压高危职业
在许多人眼中,机长是一个令人艳羡的职业。
他们身着制服,手握操纵杆翱翔天际,不仅高薪,还备受社会尊崇。但实际上,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
在当下各行各业都内卷的情况下,民航系统也不例外。
首先,民航机掌的高薪已经是过去式了。
从大概2000年开始,国内民航进入快速发展期,民营资本入场,机队扩张、航线扩张。由于早年非型猿数量极为稀少,培养一名合格非型猿难度极大,需要投入高昂成本和漫长时间,这就导致无非型猿储备的新航企紧缺非型猿,于是以2-3倍薪资挖角国企非型猿转会,推高行业薪资。
这一时期,非型猿的确称得上是最好的职业之一,因为物以稀为贵,稀缺性使得非型猿待遇优厚。
2013 - 2019 年期间,民航业迎来黄金发展期,航班量成倍增长,航司机队规模迅速扩张。为满足业务扩张需求,各航司纷纷加大非型猿招聘与培养力度,机掌数量直线上升。
虽然这一时期机掌数量变多了,但飞机和航线也变多了啊,蛋糕不断增大就不怕吃蛋糕的人多,所以非型猿依然是一个市场公认的好职业。
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大家都清楚发生了什么。口罩事件对全球民航业都是毁灭性打击。那三年,各国实施严格的旅行限制措施,航班大量取消,民航客运量锐减。国内航空公司运输量直线下跌,2020 - 2022 年期间,客运量甚至不足 2019 年的三分之一。即便如今一切恢复正常,但国际航班客运规模直到 2024 年上半年,才恢复至 2019 年的 81.7%。需求的减少使得航空公司缩减运营规模,减少新飞机购置计划,对新非型猿的需求自然随之降低。
好,这是需求端。
在供给端,由于前些年民航业大繁荣,航司大规模扩招飞行学员。2017 - 2019 年,飞行学员数量大幅增长,如今这些学员陆续毕业进入市场,导致非型猿供给数量远超市场需求。
而航司因飞机数量减少、航线缩减,原本新非型猿的岗位被老非型猿占据,新非型猿只能排队等待,进一步造成人才积压。
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非型猿薪资开始跟房价一样,由盛转衰。部分航空公司因经营亏损,不得不削减非型猿薪资。一些小型航空公司甚至将公费学员改为自费,这让非型猿职业的吸引力大打折扣,昔日高薪、优渥待遇的光环逐渐褪去。
以上这些其实都是外部矛盾,属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没有办法的事。如果这一切都是市场的手在调节的,其实也还好,大家愿赌服输。如同失业的程序员不会去怨高校为什么招这么多计算机系的学生,只怪自己没有提前预判到行业颓势。毕竟他们可以随时转专业,也可以随时跳槽换赛道。
而且虽然收入打折扣,机掌依然是一份高薪的工作。但问题是当供给过剩时,你也许成不了机掌了。
之前因为非型猿缺失,平均5年放机掌,用高薪防止人才流失,现在因为职位短期,很多人可能熬了半辈子,最后终身副驾,一辈子也摸不到机掌位置。
那你说我跳槽行吗?不行。
还记得我们前面提过吗?2000年那时候,私营航空公司高薪挖人,而国企三大航长期以来聚集大量地面行政人员,导致人机比过高效益差,难以负担高涨的非型猿薪酬。那咋办呢?难不成眼睁睁看着非型猿流向私营航空?
当然不行,既然没办法靠钱留住你,就用制度留住你。
你不是要走嘛,民航不是开工资更高吧,行,那先把罚金交了。所以非型猿如果想跳槽,会面临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的罚金。
2019年就发生过一起天价赔偿金诉讼。深航要求离职的非型猿王某支付939万元赔偿金。王某不同意,双方陷入漫长拉锯战。中间几经波折,最终二审判决这名非型猿需支付给深圳航空271万元。
虽然相比之前接近千万的罚金减少了三分之二,但271万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行,我不跳槽了,我好好飞行吧,拼命努力,我等着,就不信成不了机掌。
抱歉,可能也不行。
因为飞行行业特殊性,吸引大量领导子女和飞二代。为了让他们顺利入职,甚至降低招飞标准。
这些关系户进入航司后以最快速度升级机掌,再进入大飞机参与国际航班运行,业内称作“二机掌”,即起飞落地由另一机掌陪同,保护领导子女安全飞行并享受机掌待遇而普通非型猿聚集在737,320等小飞机每天飞国内通宵小四段(即一天飞四个起落,早出晚归),非常辛苦。
塞人就罢了,降低招飞标准会带来各种不安全事件。航司面临安全压力,增加了各种考核,因为要卡通过率,又不能卡关系户,飞二代和局方公务员。压力给到普通非型猿。
那我打不过我跑行吧,你又跑不脱,因为民航局限制流动,国内私营航企亏损没钱挖人,国外航司进不去因为不放你。
而且一旦考核不通过,某航会将你降为副驾驶非型猿,并仍按照机掌标准进行索赔,而新公司对降级副驾驶极少或根本起不提供流转费用,这导致考核不通过非型猿要么留下公司低声下气,要么负债几百万辞职。
因此,民航普通非型猿进退两难。
即便暂时没有遇到考核不通过的困境,非型猿的状况也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美好。
他们的高薪是用超长的工作时间、巨大的工作压力、基本没法兼顾家庭换来的。
普通上班族,每天不过打打字,做做ppt,哪怕犯了什么大错,最大的后果无非是被辞退而已。
而机掌不同,每一次飞行,都关乎着机上数百名乘客以及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任何一个细微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可能会遭遇各种复杂的天气状况,如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雾等,还可能面临机械故障、通讯中断等突发问题。以一次飞行途中遭遇强对流天气为例,飞机在剧烈颠簸中,乘客们可能只是感到害怕和不适,但机掌却需要全神贯注,在复杂的气象数据和仪表指示中,寻找安全的飞行路径,确保飞机平稳度过危机。这种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的工作,对他们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此外,由于航班时间不规律,机掌们常常需要昼夜颠倒。凌晨起飞的航班,意味着要在半夜就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赶赴机场做各项准备工作;长途国际航班归来,落地时已是深夜,疲惫不堪却难以快速调整生物钟。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身体损耗极大。
知乎有一个非型猿的女朋友说的很好,“认识男票之前,我只觉得光鲜亮丽高大上;认识男票之后,我只觉得他可怜,还有同情;接触男票3年后,我不仅同情他,我还同情我自己。”
他们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平时不出去飞,就是开不完的各种会,这就意味着,该吃饭的时候不能吃,该睡觉的时候不能睡觉。
除了飞行和开会,还有各种专业知识考试、逃生演练。
飞行时,有时候大早上4点就起了,凌晨才回来,这导致他们想睡的时候不能睡,能睡的时候睡不着。
除了怕飞的不好,还怕飞出问题,一出问题就停飞,甚至终身停飞直接变成地面人员,整个命运都变了。也就是说,非型猿的命运,几乎每天都有可能发生巨大的改变,这种压力天天都如同达摩克斯之剑悬在你头上。
即使承受这么多,高薪也只是机掌才有,普通副驾(货机除外)月收入也就1.5w左右,还有人说自己二副工作五年才6000,以上信息来自自媒体上的网友评论。到底是不是真的大家自行判断。
民航大发展的20年已经过去了,如今民航一方面面临高铁的竞争,一方面非型猿的供给还在不断增加,即便如此二代们还在挤占已经很稀缺的位置。内因+外因导致了这个行业的矛盾逐步激化。
7月1日11时许,31岁的他在与飞行部领导就资质能力排查“不合格”结论谈话时,情绪突然崩溃。他在点击飞行部党委书记和经理后,又点击了在劝阻中上前阻拦的工会主席和地面员工,随后冲上15楼凿碎玻璃纵身跃下。
就这样他走了,留下了妻子和年幼的孩子,而以上这四位都无大碍。
在骆驼被稻草压倒之前,没有人知道他承受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