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内动力两年虚减利润9000万!这波反向操作把股民整不会了?

最近翻A股老底,发现个稀奇事——有家公司造假不走寻常路。别的公司财务造假要么虚增收入吹业绩,要么隐瞒亏损糊弄人,它倒好,专挑"自损"的活儿干,连续两年把营收和利润往少了报。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确实是发生在云内动力身上的事儿。

查了下资料,2021年到2022年,云内动力通过各种手段虚减利润总额超过9000万。啥概念?相当于两年里白白"扔"了近一个亿的真金白银。要知道,对上市公司来说,利润就是脸面,是股价的支撑。放着好好的钱不赚,偏要把账做亏,这操作咋看都透着邪乎。

更离谱的是后果。因为这波反向造假,公司和高管一共被罚了1250万,股票直接被ST,股价哗哗跌了近30%。最苦的是中小股东,本来想着买只国企背景的股票稳当点(实控人是昆明国资委),结果倒好,钱没赚到反被套,账户缩水一大截。

公告里说虚减是因为"返利回扣和供应商索赔",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种解释跟没说差不多。咱打个比方,就像你卖菜本来能赚10块,偏要记成赚5块,还说是因为菜帮子烂了要赔钱——可菜帮子烂了你直接扔了不就完了?非得把卖价也改了,图啥?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出了这么大的娄子,公司董事长和一众高管愣是没一个辞职的。你说这事儿离谱不?就像家里进了贼,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当家的倒好,拍拍灰说"没事儿,我看着呢",剩下的人能不着急吗?

咱再往深了想,财务造假不管虚增还是虚减,本质都是耍流氓。虚增是骗股民接盘,虚减呢?可能是为了以后年度"调节"利润,把窟窿往后拖;也可能是高管和外人勾结,通过做低业绩压低股价,再低价收购股份。就拿云内动力来说,两年虚减9000万,要是把这些利润正常入账,公司财报能好看多少?股价能跌这么多?

说到底,股市是个讲信用的地方。你财务数据都造假,股民怎么信你?就像开饭馆的,今天说菜里放了肉,明天又说没放,回头客能不跑光?更关键的是,这种行为破坏了整个市场的公平性。勤勤恳恳做实业的公司没人关注,专搞歪门邪道的反而能趁机捞钱,谁还愿意踏实做事?

现在监管也在加大处罚力度,但咱股民心里还是犯嘀咕:罚款600万对上市公司算啥?高管罚650万,是不是"罚酒三杯"?要是能把造假的人送进局子,让他们的违法成本远高于收益,看谁还敢伸手?

说句实在的,咱们普通老百姓攒点钱不容易,买股票图的就是个增值。可要是碰上这种"反向造假"的公司,钱没赚到反搭进去,换谁谁不憋屈?希望监管部门能好好查查,别让这些蛀虫坏了股市的根基。毕竟,股市好了,咱们老百姓的日子才能更好不是?

资本市场容不得半点虚假,守好"钱袋子",得先扎紧制度的篱笆。

(注:文中信息综合自云内动力2023年《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官网通报及公司历年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