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听说如东换掌舵人了?”“可不是嘛!菜场鱼摊王阿婆都问:这新来的杨书记,管不管海鲜码头乱收费?”夏日的南通街头,树荫下摇着蒲扇的老汉们,三句话离不开那则震动小城的新闻。

一纸任命藏着三把火

当江苏省委组织部的公告出现在“南通发布”公众号头条,茶馆里的小老板张建国赶紧截屏发家族群。这位在崇川区开面馆二十年的老南通人,掰着手指细数:老杨在咱这儿干过副区长、代区长,最绝的是去年暴雨天,他卷着裤腿蹚水进城中村那事儿!照片在本地论坛刷屏三天,有人跟帖调侃:“领导这雨靴哪买的?链接发个!”

杨万平的履历像部励志剧——从市委办公室笔杆子,到海门、启东两地的常务副市长,再到崇川区当父母官。这位70后少帅有个习惯:民生项目视察从不打招呼。去年重阳节,他突访养老院被当成家属拦在门外,这事成了社区大妈们茶余饭后的暖心梗。

海港小城的转型棋局

如东人最惦记什么?老渔民陈根宝拍着码头缆桩说:“咱风电产业园三期工地上月停了,听说新书记在崇川搞过智能制造园?”确实,杨万平主政崇川时引进的新能源企业,去年贡献税收增长18%。但更让百姓竖大拇指的是,他把企业高管接待日改成了社区小板凳会。

眼下如东正卡在转型关口:沿海风电装机容量全省第一,可配套产业还差口气;黄海海鲜名声在外,冷链物流却总掉链子。渔民们最怕听到“海鲜烂在码头”的噩耗。去年冬天寒潮,三艘渔船的带鱼全臭在仓库,船老大们气得直跺脚:“咱缺的不是鱼,是管事的!”

田埂上走出亲民路线

杨万平的高邮农村经历,成了百姓眼里的加分项。养殖户马大姐记得清楚:“崇川养猪场污染那次,杨区长愣是蹲在化粪池边上开现场会。”这个把“闭环管理”说成“事不过夜”的干部,手机里存着两百多个网格长的电话。

小道消息传闻甚嚣尘上。有人说新书记头把火要烧向风电补贴乱象,有人打赌他会先整治海鲜市场“秤不准”的老毛病。倒是城南棚改区的周大爷看得通透:“管他烧哪把火,能帮咱要回过渡费的就是好书记!”他家的安置房延期两年了,这事儿在领导留言板前排飘了三个月。

新政背后的加减法

翻开崇川的成绩单:行政审批时限压缩45%,企业开办跑出“半日结”的南通速度;但民生账本更亮眼——老旧小区电梯装了几百部,农贸市场智慧改造花了上亿元。有摊贩偷乐:“领导买菜专挑蔫叶子,说不能浪费!”

眼下如东人盼着的,是新书记如何“抄作业”。洋口港的起重机操作手小赵在抖音发视频喊话:“求把崇川的5G港口系统搬过来!”这条视频下面,网友集体@如东官微,把#智慧港口梦顶上了本地热搜。

看着码头上堆积如山的风电叶片,货代公司经理刘明算过账:物流成本降1%,全年多挣五百万。他托人打探到个小道消息:新书记的欢迎会上,茶杯旁边就放着《如东港区优化方案》初稿。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当70后少壮派遇上千年渔港,是杨万平改变如东,还是如东重塑杨万平?港口的风车昼夜旋转,答案或许就在下一网鱼获的斤两里。(约1520字)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