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家#

一个敢在电视上喊“海带能缠住潜艇”的将军,凭什么能把卡扎菲的结局、伊拉克战争的走向,甚至特朗普上台都猜得八九不离十?这事儿,越想越觉得有点邪门。

很多人一提起张召忠,脑子里蹦出来的就是那些听着像段子的“金句”,什么“雾霾防激光”啊,听着就让人想笑。

可你要是真把时间往前倒个十几年,翻翻他那些老节目,那感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简直就是大型“打脸”现场,只不过被打脸的是我们这些当年的吃瓜群众。

就说2011年利比亚那事儿吧,当时闹得全世界都盯着。卡扎菲的部队被北约和反对派打得节节败退,全球的媒体都在那儿分析,说他下一步铁定是卷铺盖跑路,什么委内瑞拉、津巴布韦,逃亡路线都给规划好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张召忠在节目里慢悠悠地抛出一句话,他说,卡扎菲这个人,性格摆在那儿,他绝对不会离开利比亚。他最后的归宿,就是退守到他的老家苏尔特,在那儿跟人死磕到底。当时听着,真没几个人信,觉得这纯属瞎猜。

这剧本,简直就是照着他的预测演的,一字不差。你说这事儿,上哪儿说理去?

还有更早的,2003年伊拉克战争。那会儿美军多猛啊,开战没多久就打进了巴格达,萨达姆的雕像被拉倒,全世界都觉得这仗打完了,美军赢麻了。电视里全是欢呼的画面,感觉伊拉克人民喜迎王师。

偏偏张召忠又唱反调。他说,推翻一个政权容易,可这只是个开始。美军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会陷进一个巨大的泥潭里出不来。当时这话说出来,简直就是“政治不正确”,好多人都觉得他这是在给萨达姆张目。

可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美军在伊拉克一待就是十多年,路边炸弹、教派冲突、游击队,一天都没消停过。

耗费了天量的金钱和人命,最后还是灰溜溜地撤了。回头再看张召忠当年的话,那哪是预测啊,简直就是一份写好的未来史。

这些国际大事说准了也就算了,最扎心的,还是他对咱们自己说的那番话。

那会儿大概是2015年前后,国内的气氛那叫一个火热。GDP坐二望一,高铁修得满世界跑,支付宝、微信支付让老外羡慕得不行,大家伙儿的民族自信心可以说是爆棚了。感觉就是,超英赶美,指日可待。

就在这种全民乐观的氛围里,张召忠又出来泼冷水了。他在节目里说了一句让很多人听了都觉得刺耳的话:“美国现在就算停下来了,就不发展让中国追,二十年内,中国也别想超过美国。”

这话一出,当时网上骂他的人可不少,说他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是个“老投降派”。可现在快十年过去了,你静下心来琢磨琢磨,他说的是不是那么个理儿?

美国那套东西,真不是几艘航母、几架新飞机就能简单概括的。人家那是一整套运转了几十年的军事工业体系,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和后勤网络,还有那厚得吓人的技术储备和打了几十年仗积累下来的实战经验。

兰德公司当年就有报告分析过,美军的体系优势,是系统性的,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内力深厚,招式纯熟,不是你新学了几个绝招就能马上打赢的。

张召忠一直念叨的“月亮走我也走”,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在进步,人家也没闲着啊。这种动态的追赶,难度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他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虽然不好听,但确实是实话。

那问题就来了,他凭什么能看得这么准?难道真是开了天眼?

其实哪有什么天眼,背后都是硬功夫。他这个人,跟咱们印象里那种坐在书斋里的专家完全不是一回事。他能直接看阿拉伯语、英语、日语的一手资料,不用等别人翻译。

早年还在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待过,那是正儿八经的世界顶级军事学府。最关键的是,他不是看图说话,他是真的上过十几个国家几百艘战舰,亲手摸过、亲眼看过。

这种知识储备和亲身经历,让他看问题的角度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样。就拿那个被当成笑话的“海带缠潜艇”来说,大家听了都乐,觉得这不扯淡吗。可你仔细想,他说的真是海带吗?他其实是在用一个最通俗的比喻,解释一种“海上人民战争”的非对称作战思想。

意思就是,你潜艇技术再牛,我用成千上万的渔船、渔网,甚至水下养殖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设施,在近海给你制造无尽的麻烦。这种低成本、全民参与的骚扰战术,恰恰是我们能发挥的优势。他只是用了一个大家都能听懂的词,把一个复杂的军事概念给讲明白了。

包括他对美国那些“小心思”的判断,比如反复提醒要警惕“颜色革命”,也是基于他对大国博弈的深刻理解。

他看中美关系,从来不只是看谁的船多、谁的导弹厉害,而是把政治、经济、文化这些因素全放进去一起考量。这种立体的、长远的战略视野,才是他能“预言”未来的真正底气。

说到底,张召忠的那些话,不管是听着“神准”的,还是听着“刺耳”的,其实都在给我们传递一种东西——清醒。

在这个信息满天飞,人人都能说两句的时代,情绪太容易被点燃了。今天看到个新武器就觉得我们天下无敌,明天看到点负面消息就觉得要完蛋。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对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来说,其实挺危险的。

而张召忠就像那个站在旁边,总在你最兴奋的时候给你泼盆冷水,又在你最沮丧的时候告诉你别放弃的人。他让我们明白,大国竞争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极其考验耐力的马拉松。

认清现实的差距,从来不是为了让我们泄气,恰恰是为了让我们能更脚踏实地、更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