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爆料印度欲仿制中国霹雳-15E导弹,这款导弹有多出色?印度能仿造出来吗?
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和印度防务新闻网25日报道,印度方面正在寻求复制中国制造的霹雳-15E空空导弹。
首先霹雳—15这只是一款外贸版,想要多少都可以,出大价钱来买啊,费力仿制残骸干嘛。
况且印度制造,请参考他们自研的光辉战机,等他们整明白了,咱们的pl25都要落后了。
本来空空导弹,世界各国互相模仿太正常不过了,但是不是说你仿制就能仿出原版的战斗力的,如果有这个本事,干嘛不自己开发?
当年咱们落后时,仿制麻雀的PL-4,始终达不到原版的水平最终放弃;仿制AIM-9L的PL-6,最后因为搞不定锑化铟放弃。
抄作业这种事情有两种,一种是准学霸抄学霸的作业,在学霸的基础上能推陈出新,融入自己的思路,从准学霸蜕变成学霸;另外一种就是印度这种学渣抄学霸的作业,完全傻抄,连标点符号,笔误都要照抄。
说白了,六脉神剑剑谱一堆人在学,学会的只有段誉。自己没内力,给你六脉神剑的剑谱你也练不会啊。
印度想“白嫖”pl-15E?先得问双脉冲同不同意。
霹雳-15E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说人话就是“一口气分两次喘”,初段飙车、末段再踹一脚,150公里外照样能锁喉。
印度现役的阿斯特拉MK-1用的还是老式发动机,射程标称110公里,实战中打80公里就得谢天谢地。
根据印度国防部的测试报告,他们MK-2型号在15000米高空测试射程,号称能到160公里。
听着挺唬人,可实战哪有那么多高空理想环境?
霹雳-15E的射程是在多种高度、不同载机速度下反复验证的,而且出口版都敢标“≧145公里”,实战中还能打到190公里——这说明人家留了余量。
印度这160公里,怕是只相当于别人140公里的水平。
这里要解释一下,射程只是表象,真正吓人的是它的制导系统。
霹雳-15E用的是轻型AESA主动雷达导引头,Ku波段微型相控阵,能在视距外锁定RCS只有1平米的目标。
更关键的是,它能多目标跟踪,还能跳频抗干扰。
反观印度自己,阿斯特拉MK-1早期用的还是俄罗斯9B-1103M导引头,后期换国产的,可氮化镓T/R模块这种核心部件,至今还得靠进口。
坦白讲,印度人也不是没努力。他们拉上以色列,想搞技术联盟。
可问题在于,核心技术谁都不傻,算法、控制逻辑、材料配方,人家能告诉你才怪。
我寻思,印度人可能低估了一件事:现代导弹不是零件堆出来的,是整个工业体系熬出来的。
中国从霹雳-12到霹雳-15,花了十几年迭代,背后是材料、微电子、系统集成一整套生态。
目前来看,他们拿到的最多是2015年的出口降级版。导引头性能缩水,数据链加密弱化,发动机也用了低配燃料。
中国自用版早就用上氮化镓雷达和更先进的算法,新一代霹雳-17射程传说是400公里——你这边刚仿出个180公里的,人家已经换代了。
军工领域,没有捷径可走。你想抄作业,可人家题目每年都变,你还停留在抄封面。
按照印度媒体的说法,他们计划2030年前让阿斯特拉MK-2定型。
可霹雳-15E早在2015年就服役了,到现在都快十年。
我的判断是,残骸能提供一些设计思路,比如结构布局、材料选择,但核心算法、软件逻辑、系统匹配,这些软实力根本抄不来。
再说导引头。印度电子部给“阿斯特拉”MK2定的目标是“有源相控阵”,但本土氮化镓T/R模块良品率只有三成,一台导引头需要数百个模块,光报废成本就得让导弹总价飙升。
那印度国产阿斯特拉MK2最后会啥样?
我的判断是:它会是一款“混血猴版”——外形像霹雳-15E,射程靠多塞燃料硬顶,导引头继续用俄制改进版,抗干扰靠程序员“加班补丁”。
意识到这一点后,你就会明白,pl15如果是顶级大厨做的菜,印度在泔水桶里捡了别人吃剩下的残羹冷炙,就觉得自己能100%还原大厨的菜了?做梦去吧。
最后,外媒和印媒争相报道这个新闻,重点不是印度要造出这个导弹,而是“巴基斯坦打了导弹反而泄露了中国技术,巴基斯坦输,印度赢”。
#热点观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