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能新能源为何能斩获三大奖项?真相揭晓
奖状铺得满桌,楚能新能源最近可真是风风火火,先拿了电池协会那边的“先进集体”,再从国际能源网手里揽了“十大品牌”和“十大供应商”,三块金字招牌晃得人眼晕。业内这回是把牌匾、面子、背书全给楚能挂了,谁聊电池不提楚能,楼下卖充电宝的大妈都不信。
你要问怎么能拿奖,这事儿真不是随随便便。楚能天天琢磨技术,舍得花钱做研发,三天两头出新花样。人家不光跟市场死磕,还忒能抓风口。储能这摊水深着呢,楚能一条道走到底,产品线唰唰升级。记得刚成立那会儿,主打的叫“楚能一号”,那时候电池才280安时,听起来还算新鲜。后来翻倍进化,聚能π,314安时,堆电池还搞预制舱,连5兆瓦时都能发货。再往后,什么588的清楚了吗?特大容量电池直接摆上台面,百变金刚系统弄得跟变形金刚似的,最后600多安时这一波,寿命、容量、能效,全上新台阶,客户用着倍儿值——全生命周期这词,是不是听着就有点结实?
制造这块也不是光说不练。楚能下了血本,孝感、武汉、宜昌三地全线拉开,工厂都按绿色标准盖的,产线自动化率疯到快100%,能见机器看不见人。你就想那场景,大数据、人工智能,5G,全套装备拉满,MES、ERP十八般数字系统,一环扣一环,生产协同堪比军演。说起来,《2025年5G工厂名录》这事儿,楚能还真被国家点了名。绿色工厂有,荣誉也有,连“无人工厂”帽子都攒齐了。
宜昌二期,80个GWh又要上马了,襄阳投字也敲定70个GWh。一算,楚能现在布局四大基地,产能够把全国电瓶车都管够。市场需求一来,底气就足。这让我想起去年买空调,师傅还抱怨没现货,要是楚能管工业,估计等不到下午就能到货。
卖出去的货,才是真实力。楚能现在,全球六十多个国家都给他们点赞,客户有上千家,储能产品出货量就是一份榜样。业界风头都让楚能抢了,谁家还敢比?市场竞争力这词,搁现在用,没毛病。
再说这三大奖,不只是回头还是冲着未来给的底气。能源转型全球都盯着呢,谁家想跑得快,总得靠科技。楚能这帮人,估计还得卷好几年。技术做底,创新拉升,争着做新能源里的主心骨。你说,清洁、高效、安全,全球能源这摊子,最后是哪家把格局搅合好?就这么多奖状,烧的到底是谁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