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深秋的朝鲜战场,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

三十八军的战士们蜷缩在战壕里,哈出的白气转眼就结成了冰碴子。

这支被彭老总亲封为"万岁军"的英雄部队,此刻正面临着一个意想不到的危机——他们的作战计划被自己人给卖了!

谷中蛟这个怂包,原本是国民党那边的一个文书兵,被俘虏后靠着能写会算在解放军混了个文职。平时就躲在指挥部里写写材料,给战士们做做思想工作,连枪都没摸过几回。可偏偏在白马山战役前,这小子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居然主动请缨要上一线。战友们都纳闷:"老谷,你这细皮嫩肉的,上去送死啊?"他倒好,拍着胸脯说:"咱也想立个功不是?"

要说这白马山可是块硬骨头,背靠三条铁路线,是敌军东西两线的交通命脉。三十八军为了拿下这个战略要地,前前后后准备了一个多月。从侦察地形到火力配置,从突击路线到撤退方案,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战士们白天挖战壕,晚上练战术,就等着给敌人来个狠的。

可老天爷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开了个玩笑。朝鲜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十月份就已经滴水成冰。师部原本答应给战士们发新棉衣,结果运输队在半道被美军飞机炸了个稀巴烂。命令传达到连队:"棉衣暂时发不了,等打完这仗再说!"其他战士咬咬牙就认了,可谷中蛟不干了。这小子心里直打鼓:"好家伙,这是要让老子光着膀子去拼命啊!"

那天夜里,谷中蛟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摸着单薄的军装,越想越不是滋味。"冻死也是死,战死也是死,凭啥要我挨这个冻?"这个念头像毒蛇一样在他心里钻来钻去。凌晨两点,趁着站岗的战士打盹的工夫,他揣着记满作战计划的笔记本,一溜烟跑向了韩军阵地。

韩九师的哨兵发现这个哆哆嗦嗦的逃兵时,还以为是个要饭的。等看清他递上的作战地图,顿时乐得合不拢嘴。美军顾问连夜调兵遣将,把原本埋伏好的突击路线用汽油弹烧了个遍。三十八军的战士们还没发起冲锋,就看见天上黑压压的轰炸机扑了过来。

这场仗打得那叫一个惨。原本计划好的奇袭变成了硬碰硬的攻坚战。三十八军的战士们顶着枪林弹雨往上冲,可敌人早就把火力点调整得严严实实。有个老兵后来回忆说,他们连冲了七次都没拿下一个山头,最后全连就剩下十几个能站着的。最气人的是,有些战士明明已经摸到了敌军阵地,却发现机枪眼的位置跟情报上说的完全对不上号。

整整八天八夜,白马山变成了一个绞肉机。三十八军虽然毙伤敌军上万人,可自己付出的代价也不小。最让人窝火的是,到死都没弄明白到底是哪个王八蛋出卖了他们。直到交换俘虏的时候,战士们才听说,原来是自己人里出了个叛徒。

谷中蛟这个二五仔,原以为投靠韩军能混个一官半职,结果人家压根没把他当回事。韩军情报官翻完他带来的资料,随手就把他扔进了战俘营。后来中美交换战俘,这小子怕回国被枪毙,又屁滚尿流地逃去了台湾。听说在那边过得也不咋地,连国民党都嫌他晦气,最后穷困潦倒地死在了异乡。

要说这白马山战役,在三十八军的战史上绝对是个污点。倒不是说仗打得不好,实在是憋屈得很。就像老炊事班长说的:"咱三十八军啥时候打过这么窝囊的仗?明明能赢的局,硬是让个怕死鬼给搅和黄了!"不过话说回来,这场仗也打出了三十八军的血性。后来在夏季反击战里,他们可是把韩九师揍得找不着北,算是出了口恶气。

现在想想,谷中蛟这种人放在今天也是个典型。平时耍小聪明比谁都精,真到要命的时候跑得比兔子还快。可惜啊,算来算去没算到一件事:当叛徒的,从来就没有好下场。倒是那些在冰天雪地里拼命的战士们,虽然很多人连名字都没留下,可老百姓到现在都记得他们的好。这大概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人在做,天在看吧。

这篇文章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没法给你提供什么投资方面的建议哈。要是有侵权的情况,你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