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常高铁最新进展:环评公示推进,年内开工目标明确
近日,宜昌至常德高铁的建设进展再度引发公众关注。
宜昌市发改委最新回复称:目前处于前期工作关键阶段,现已完成项目初步设计鉴修文件编制,初步设计审批工作正有序推进,目标锁定2025年底正式开工建设。
国家干线的关键拼图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呼南通道的核心段落,宜常高铁连接湖北宜昌与湖南常德,战略意义重大。
项目北端起于宜昌北站,纵贯湖北宜昌、荆州及湖南常德三市,途经长阳、宜都、松滋、澧县、临澧等地,终至常德站。
线路全长184.729公里(其中湖北段86.258公里,湖南段98.47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246.32亿元,建设总工期4年。
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鄂西南与湘西北的交通格局,宜昌至常德的通行时间将大幅压缩至约1.5小时,相比现有绕行武汉的路线节省一半以上时间。
更重要的是,它将是呼南通道贯通中部、连接南北的关键一环,未来向南可与规划中的永清广高铁衔接,直达广州;向北则接入在建的沪渝蓉沿江高铁(宜涪段)。
同时,通过与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在常德交汇,宜常高铁将助力形成长江中游地区至关重要的“黄金十字”高速路网,显著提升路网整体效益,强化区域协作,服务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
前期工作蹄疾步稳
宜常高铁前期工作克服了早期线路走向争议后,近年步入快车道:
2023年11月,项目通过国铁集团可行性研究审查。
2024年底,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项目可研报告。
2025年初,被列为湖北省、湖南省年度重大项目清单,均明确按开工项目全力推进。
2025年3月,首次环评公示,同步开展环评、水保等专题评审工作。湖北段、湖南段施工图审图招标同步启动。
2025年3月中旬,《新建宜昌至常德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通过审查。
2025年4月,《新建宜昌至常德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这标志着项目环评工作进入报批冲刺阶段。
地方动态与焦点关注
1. 湖北段部分线路与宜昌至涪陵高铁(宜涪高铁)共线,该部分已随宜涪高铁项目启动建设。
2. 湖南段正积极开展征地前期工作。
3. 松滋站采用近城设站方案,其片区规划范围(约21.39平方公里)已初步明确。
4. 关于荆门至荆州南延(接入宜常高铁)联络线的具体走向(“荆松线”短距离方案与“荆公澧线”长距离方案)仍在研究论证中,涉及投资、技术标准及跨省协调等因素,尚未最终确定。
针对网友关注的第二次环评公示时间及澧县站规模问题,官方回复明确:后续环评公示将按流程在官网公布;根据可研报告,澧县站规模为2台6线(含正线)。
展望:冲刺年内开工
综合当前各项前期工作的推进节奏,尤其是环评进入公示报批阶段、初步设计审批加速进行、两省政府强力推动等因素,宜常高铁实现2025年底全面开工建设的目标,前景可期。
#图文打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