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正式起诉宋清辉后,这位自称为“经济学家”的网络红人立刻进行了反击。

让人没想到的是,他选择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已故儿子的照片,并写道这是他对抗坏势力的勇气来源。

这种做法让很多网友直呼“没法看”,有人直接评论说:“利用逝去的亲人来博取关注,这已经触及了做父亲的基本道德底线。”

仔细看看这位“专家”的过去表现,你会发现这种行为其实早有苗头。2023年那场地铁偷拍的误会事件里,他先是站出来大声支持那个女生,结果没过多久就发出了“清晖智库欢迎实习”的邀请。

2024年的虐猫事件中,这种老套路又出现了——先是替涉事人说话,然后就是那句常听到的“提供实习机会”。这样的固定说辞,让人不禁怀疑背后的真正目的。

关于宋清辉的真实身份,公开资料中透露的信息颇为神秘。尽管他在各大平台上以“经济学家”的身份活跃,但他的学历背景却始终是个谜。

更加出人意料的是,他在2021年的采访中坦白,这个称号其实是他自己给自己的。

据内部消息,这位所谓的“专家”来自河南的一个农村,最高学历可能只有大专。而他所谓的智库实际上就是他自己一个人在运作。这种情形让人联想到那些街头巷尾常见的“空壳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清晖智库"这个听起来很专业的机构,其实是在香港注册的。懂商业的人都知道,这种做法通常是用来避开更严格的监管规则的。

业内人士透露,其实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给地产公司写写文案,和它标榜的“智库”身份相差甚远。

这可能就是他为何会关注胖东来这样的知名公司——因为在网络时代,流量可以直接转化为收益,傍上知名企业的名气确实是一条“近路”。

在这次公众热议中,最让人感叹的是他处理已故儿子事情的方式。

心理专家认为,失去孩子的痛苦通常会让人们更倾向于保护个人隐私,而把已故孩子的照片用作公开争议的工具,这种做法确实不符合常人的感情。

这让不少网友感叹:“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亲情都能用来交易时,还有什么底线是不能被突破的呢?”

从做生意的道德角度来看,胖东来这次的法律行动很有意义。在现在这个流量为王的网络世界里,确实需要更多的公司勇敢地站出来,对那些故意找茬的行为说“不”。

有法律专家认为,这类诉讼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企业利益,更能促进形成一个更健康的网络言论环境。

浏览社交平台上的网友留言,大多数人都支持胖东来。有位网友说得挺实在:“我们可能不懂复杂的经济学,但起码知道做人要有底线。”

这句话可能揭示了这场风波的核心——它早已超出普通的商业争斗,变成了一场关于网络时代道德底线的公共讨论。

在这场戏码里,最让人感到讽刺的是,那些指责别人依赖人气生存的人,自己其实对如何吸引人气是一清二楚的。当虚造的形象碰上严厉的法律制裁,这出戏最终会怎么落幕?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如今,随着信息越来越公开,靠造假形象来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