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撒钱比军饷阔绰!天价路费为何反杀军阀?
1937 年在抗日战争正式大爆发的前夕,蒋介石由于在西安事变之后答应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也意味着当时中国的各地军阀也要放下争执携手一致对外。蒋介石考虑到当时国内军阀林立军队体系素质混乱不堪,于是在庐山举办军官训款团,蒋介石亲自担任团长。虽然看起来蒋介石举办这个训练团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他的这一举措引起了地方军阀的极大担心。
给得太多了
在民国时期,军队成员多出自江湖,仅有少数有幸接受了较为正规的军事学校教育。当时的中国军队因军事院校的各异,形成了诸多派系。其中,东北的奉天讲武堂系列成员主要效力于东北军;云南讲武堂的学员则多见于滇军;四川陆军学堂的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川军;南宁陆军学堂的学员则散布于新桂系部队。民国前期,保定军校是首屈一指的军事学府;而黄埔军校则成为蒋介石嫡系军官的重要摇篮。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军官曾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
这庞大而错综复杂的军事体系,让蒋介石每思及此,便感到头痛不已。他深知,他们即将迎战的敌人是强大的日本军队——即便苏俄也未曾敢断言必胜的精锐之师。面对我国军队体系的混乱不堪,又怎能与之抗衡?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得将“死马”当作“活马”来医,匆忙组建一个训练团,以期临时抱佛脚,尽人事而听天命。
自然,在这段有限的时间内,该训练团已难以传授实质性的内容。相反,它更多地致力于对学员进行思想上的塑造与引导,简言之,即是培养他们对南京政府的忠诚。
此番蒋介石面对那些在各路军阀中执掌兵符的中级将领,并未重蹈过往的空谈诺言而实际行动欠奉的覆辙。相反,此次蒋介石表现得尤为慷慨。当这些中级将领完成在庐山的军事训练,重返各自的部队岗位之际,他们被个别召集至办公室,收到一个信封。拆开一看,里面竟是数目可观的款项,原来是蒋介石特意安排的旅费。这笔旅费最低几万元,而对于来自富裕地区的军官,数额更是高达几十万元。
众人未曾料想,蒋介石竟对这样的中层军官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亲切与慷慨,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军官们。在此之前,他们的生活颇为艰辛,甚至领到军饷都成了难题。然而,在蒋介石面前,他们却能一次性获得如此丰厚的资金,因此对蒋介石领导的南京政府产生了深深的好感。
蒋公的算计
蒋介石早年曾在上海滩投身股市,那段岁月对他的影响深远,进而塑造了他以利益为先的处世态度。有传闻称,蒋介石在决定行动前,往往将预期回报率估算至三倍之高。因此,他对庐山训练团中层军官的金钱发放,并非出于慈善救济,实则旨在收买这些掌握军权的中层将领的忠诚。
在北伐战争期间,蒋介石便洞悉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真理,深知有时候,金钱的力量能够促成其他手段难以达成的目标。因此,他对这些军官慷慨解囊,正是为了借助他们的力量,对地方军阀的控制区域实施渗透。
蒋公此举并非首度,早前在围剿红军的长征途中,他对刘湘亦曾施展过此等策略。彼时红军已深入四川腹地,蒋介石意图派遣军队入川,然而四川军阀刘湘却坚决拒绝。刘湘深知蒋介石的个性,深知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中央军踏入四川,恐怕难以令其撤离。
面对刘湘的回应,蒋介石提出了另一项对策:他决定不派遣军队直接入川,却转而要求向川军派遣一个军官指导团。鉴于蒋介石已做出妥协,刘湘亦不便再行拒绝,于是便准许了指导团的入驻。然而,刘湘未曾料到,蒋介石所派遣的指导团在川军内部大肆渗透,腐蚀拉拢了大量川军军官,使他们转向支持南京。这一举措,亦为刘湘日后在武汉的离世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