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成都凤凰山体育场几万人的心碎声,现在听起来更像是被打了一记闷棍。 中超第29轮,成都蓉城对阵河南队的比赛,原本是争冠路上的生死战,结果却成了裁判表演的“灾难片”。 短短几天后,中国足协的官方评议结果狠狠打了脸,主裁判艾堃两次关键判罚全错了,一次吹掉了蓉城的有效进球,一次漏判了蓉城的点球。

更憋屈的是,足协白纸黑字认定:第15分钟胡荷韬的进球被吹无效是误判,裁判本该遵守“有利原则”让比赛继续;第48分钟河南外援阿奇姆彭禁区手球该判点球,VAR却装聋作哑。 有球迷算了一笔账:如果没这两次误判,蓉城本该至少以2-2逼平河南,甚至可能3-2逆转。 现实是1-2的比分,让蓉城在联赛只剩1轮时落后榜首4分,争冠希望彻底泡汤。

裁判的哨子,比球员的脚更决定冠军归属?

这场比赛从一开始就透着诡异。 第15分钟,费利佩头球争顶后,皮球碰到河南队周缘德张开的手臂,胡荷韬紧接着扫射破门。 主裁判艾堃的哨声却抢先一步,认定手球犯规在先,进球无效。 足协评议组后来承认:周缘德的手球确实犯规,蓉城已经形成得分机会,裁判该用“有利条款”让进攻继续。 可艾堃偏偏选择了最保守的判罚,硬生生吹掉了进球。

讽刺的是,之后严鼎皓利用这次任意球破门,让蓉城1-0领先。 球迷们心里明白,这根本不是“弥补”,而是偷走了球队的进攻节奏。 有资深球迷吐槽:“要是每次进攻都被哨声打断,足球干脆改名叫‘裁判吹停游戏’算了! ”

下半场的争议更让人窒息。 第48分钟,蓉城传中球明显击中河南外援阿奇姆彭的手臂,从慢镜头看,阿奇姆彭的手臂从背后向球移动,明显扩大了防守面积。 艾堃毫无表示,VAR房间也像停电了一样沉默。 足协评议组多数成员后来认定:这球100%该判点球,VAR必须介入却未介入,属于双重失误。

VAR成了“摆设”,裁判历史争议一堆

这场比赛的主裁判艾堃和VAR裁判戴弋戈,都不是第一次卷入争议。 艾堃在过去执法中,曾有过开场2分钟就掏红牌的“神操作”,还有过在伤停补时提前吹结束哨的荒唐记录。 戴弋戈本赛季也曾因争议判罚被临时撤换。

比个人问题更可怕的是VAR系统的失灵。 足协评议组指出,第一个误判中VAR未介入是“正确”的,因为不符合介入条件;第二个误判中VAR未介入却是“错误”的。 同一套规则,解释起来却像橡皮筋,这让球迷彻底懵了:“VAR到底是纠错工具,还是裁判犯错的‘保护伞’? ”

蓉城本赛季第三次吃裁判亏,争冠格局被改写

这已经是蓉城本赛季第三次遭遇重大误判。 此前对阵天津津门虎时,队长周定洋的红牌被足协事后认定为错判;赛季初与河南队的首回合交锋中,蓉城的申诉也被驳回。 这次直接断送争冠希望的误判,让俱乐部和球迷的心态彻底崩了。

比赛结束后,凤凰山球场响起了“不要脸”的怒吼。 有球迷苦笑:“我们和谁有仇,球队就输谁? ”真相或许更残酷:不是球队想输,是有些人不想让他们赢。

这场失利不仅毁了蓉城的冠军梦,还直接改变了中超争冠格局。 原本蓉城若赢下河南,末轮前还能给上海海港施加压力,海港必须赢球才能确保夺冠。 现在,海港只需一场平局就能捧杯。 有球迷调侃:“裁判一手导演了冠军归属,海港该给艾堃发个奖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