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美军在夏威夷搞的实弹演习,真是让人瞧出点端倪。

士兵们在斯科菲尔德军营操控着一套名叫“蝎子”的新型迫击炮设备,整个操作流程就是快装、快打、快撤,连硝烟还未散去,人员和车辆已经都不见了踪影。

这套装备能在两分钟之内发射完8发炮弹然后迅速撤离,比起老式迫击炮的机动能力简直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直接装在雪弗兰皮卡改装的军用车上,直升机能吊着飞,运输机还能塞进去空投。

美军表示,这事儿是“接触转型2.0”计划中的一环,11月还会在太平洋多国的军演里继续搞测试,演习地点涵盖了菲律宾吕宋岛。

这套名为“蝎子轻型81毫米迫击炮”的系统,是由佛罗里达州坦帕的Global Military Products公司搞出来的。整套装备重达900磅,也就是差不多408公斤,能在两分钟内从一处固定位置连续发射8发炮弹。

和老式迫击炮不一样的是,这套系统直接装在美军最新的步兵班组车辆上,这车是以雪佛兰Colorado ZR2 Bison为基础改装的,它体积挺紧凑,能塞进奇努克或者CH-47直升机,黑鹰也能挂载空运。

从10月20号到25号,驻夏威夷的美军第2营第35步兵团在欧胡岛斯科菲尔德军营试用了这套新系统。每辆测验用车都配备一套“蝎子”系统和72发迫击炮弹。士兵们不用调整既有的编组或战术思路,就能比以前更迅速地进行部署、射击和撤离。

厂商高管詹姆斯·奈特本人曾是迫击炮手,他在邮件里提到,自二战以来,迫击炮的技术几乎没什么大变化,现在车辆可以直接搭载系统,不再需要用拖车来拖运。

过去的迫击炮得调配三到七个人才能操作好,蝎子只需两位就搞定。系统一启动,30秒内就能搞定部署和收缩,这样一来,炮组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就能迅速换地方。

这套装备配备了全数字火控系统,能自动算出弹道,还能识别出位置和目标的坐标。操作者只要等到“绿灯”亮起,就能直接开火,大大降低了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这套装备还能接收来自地面观察员或空中平台传来的远程目标信息。它的底座设计挺特别,不像传统迫击炮那样得挖个坑固定,能够在混凝土、冻土、沙土地等各种地面上直接开火。

这套装备之前在别的战场上也有过实战经验。乌克兰军队已经开始用美制“蝎子”移动迫击炮,将它装在丰田陆地巡洋舰上开战。

2023年10月曝光的训练视频里,乌克兰克拉肯特种部队的尖兵们展现了这套装备的实际作战能力。在俄乌冲突中,迅速移动的本领对炮兵的生存非常关键,毕竟,老式迫击炮由于转移太慢,经常会成为敌方反击的目标。

这两套在夏威夷试验的“蝎子”系统啊,将会继续待在那边,参与11月初的联合太平洋多国战备中心演练。

到时候呢,这套系统会搭乘C-17运输机空投到不同的演练地点,参加持续好几天的模拟战斗场景。演习的地点涵盖欧胡岛、毛伊岛、夏威夷大岛,还会跑到菲律宾吕宋岛的Laur Firebase去一趟。

提到菲律宾,美军在那片地区搞演习的频率还真是不少。2025年4月21号到5月9号,肩并肩2025联合军演在那召开,有大约6000名菲律宾士兵和12000名美军加入,还请来了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特遣队,规模挺大的。

这次演习的范围放在菲律宾的北部和西部,涵盖了吕宋岛的北端、巴丹群岛一直到巴士海峡那块地儿。美军还在演练中安排了海军陆战队的远征舰艇拦截系统导弹发射装置,听说这种无人遥控发射车可以通过C-130战术运输机迅速投放,灵活部署在各个岛屿之间。

这次肩并肩2025演练的一大亮点在于结合陆海联合演习、指挥层面演练以及虚拟模拟,达到了陆地、海上、空中、太空以及网络空间多维度同步作战的效果。

这次演练中,日本海上自卫队首次以正式合作伙伴的身份亮相,最上级的护卫舰“能代”号跟美菲军舰在黄岩岛海域一块开展了联合巡逻。此外,演习期间还有大约20个国家的观察员到场,包括一些欧洲的国家。

关于“蝎子”系统本身,美军在今年早些时候还安排海军陆战队在弗吉尼亚州的匡蒂科基地进行了实弹演练。这套系统因为模块化设计,可以装备在各种平台上,灵活多变。

由西班牙企业Milanion NTGS研发的原型系统名叫Alakran,它可以装载81毫米或者12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81毫米型号的射程大概在6公里左右,而120毫米的则能射到8.2公里的距离。

美军这个“接触转型2.0”计划的规模比以前的要大不少。

跟一开始只涉及步兵旅的1.0版本比起来,2.0版本已经扩展到了两个师、两个装甲旅战斗队、两个斯特赖克旅战斗队,还包括了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部队。这说明美军打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这套装备。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套系统确实指向了一个发展趋势。传统的迫击炮得挖坑布置,打完之后还得费劲地拆卸装车,整个过程那叫一个慢。

奈特提到,以前的迫击炮班经常因为转移速度慢,变成了敌人反炮火的目标。蝎子利用车载平台和数字火控,把这个难题改善了不少,虽然火力不及重型火炮,但在需要迅速反应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占优势。

从夏威夷的试验到11月份举行的多国军演,美军在太平洋地区推新装备的速度真是挺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