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当今这世界,谁的地位最尊贵,可能有人会提联合国五常。但这头衔,有时候看着风光,内里却未必。真正稀缺的,是一种不成文的身份——洲际导弹“通知国”。这玩意儿,可比任何纸面上的决议都来得实在。

九月二十五号,中国的东风-31AG划破天际,拖着长长的尾焰,奔向一万两千公里外的太平洋公海。这一发,不仅精准落点,还填上了咱们国家四十多年来在这个方向上的战略空白。这事儿一出,真正有意思的不是导弹本身,而是一份通知名单。

美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几个国家都提前收到了消息。可偏偏,名单上少了隔壁的日本。东京那边立马就炸了锅,各种“严重关切”,场面一度非常热闹。这一通知一缺席,背后藏着的,才是大国间真正的实力较量和默契。

想拿到这张“通知国”的入场券,首先你得有真家伙,还得是能打响的真家伙。这年头,光有大家伙没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大国比比皆是,简直成了国际笑话。

你看俄罗斯,他们的RS-28“萨尔马特”导弹,听着名头山响,号称是普京的核武库王牌。可就在九月二十四号,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这枚宝贝疙瘩愣是在发射井里把自己给点了,已经是第三次当众出糗了。

美国那边也强不到哪儿去。2023年十一月二号,一枚服役四十年的“民兵3”从范登堡基地升空,结果飞着飞着就跑偏了,只能在太平洋上空按下了自毁按钮,炸成了一团火球。空军说是电子元件老化,但这老化的可不只是零件。

最尴尬的还得是英国。今年一月三十号,皇家海军的“前卫号”核潜艇想露一手,结果“三叉戟2”导弹的一级助推器压根没点着,五十八吨的大家伙直接掉进海里,连个响都没听见。这已经是八年里的第二次失败了。

五常里头,也就法国在2023年十一月十八号争了口气,M51.3潜射导弹首飞成功。这么一算,成功率才四成。在这种同行衬托下,中国这枚东风-31AG的稳稳命中,就显得格外有含金量。不是吹牛,是真稳。

导弹打得准是硬实力,而那份通知名单,玩的可是软实力和巧实力。你看这操作,滴水不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弹道路径上,提前告知,这是为了安全,避免误伤民航渔船,人家也低调确认。

对俄罗斯,走的是中俄军事热线,这是战略互信的体现。法国因为在新喀里DO尼亚有领地,也收到了照会,这是尊重。最有意思的是美国,本土明明不在路径上,我们也单方面通知了。五角大楼发言人赖德还公开表示,这是“正确的一步”,有助于防止误判。

唯独日本,被晾在了一边。就在导弹发射当天,日本的“出云号”还在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军舰一块儿穿越台湾海峡呢。结果家里后院的事,他一无所知。这让东京情何以堪?官房长官林芳正立刻跳出来表示“不满”,可这不满有啥用?

有网友说得好,“既然是美国的附庸,通知美国就行了,打狗还得看主人,但通知主人就够了。”话糙理不糙。想当年1964年咱们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个通知的可就是日本,那是克制。现在不通知你,意思也很明白:你的地位,得重新掂量。

这场大秀的背后,其实是一盘更大的棋。当我们把目光从导弹上移开,会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事。几乎是同一时间,中美两国不约而同地开始强制在新车里安装收音机。这不是倒退,而是为了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紧急信息能畅通无阻。

十月初,黎巴嫩局势紧张,我们的撤侨行动快得惊人。两批共215名侨民和家属,坐船包机,一个不落地安全回国。而此时,很多国家还在开会研究对策。这种国家执行力,就是最强的安全感。

国内,粮食产量首次突破了1.4万亿斤大关,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同时,产业转移也在加速,资金、技术、工厂从东部沿海,正有序地向中西部腹地转移。这叫“备战图强,民生永固”。

所以你看,那枚划破天际的东风导弹,打出去的是威慑,但更是为了和平。那份看似简单的通知名单,丈量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真实距离和分量。所谓尊贵的“通知国”地位,不是谁封的,而是靠着一次次稳健的发射、一次次高效的行动、一车车丰收的粮食,自己挣来的。这枚戴在头上的隐形王冠,才是我们能安心刷手机、过日子的钛合金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