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大涨爆发,龙头涨幅破千%,14只电力股飙升,5股关键指标翻倍
街坊邻居刚买菜回来,手里提着一堆塑料袋,嘴里还嘟囔着:“这电费咋又涨了,听说那些电力公司利润翻倍了,啥情况?”旁边大爷也凑过来,甩手说:“你这还不懂,现在电力行业跟着AI跑起来了,合同负债蹭蹭往上涨,广西能源那个合同负债,暴涨1014%,你说这夸张不。”这话一出,市场上就炸开了锅,电力这块的“老铁”们,眼睛都亮了。
你说这电力行业倒底咋回事?这还得从头说起。十年前,电力行业还全靠煤炭撑腰,发电厂厂长们天天琢磨怎么压低煤耗,省点钱,那会儿行业信仰是“稳扎稳打,慢慢来”,谁敢冒进?可现在不一样了,新能源、AI、大数据全都扯上关系,风电、光伏项目排着队开工,电力公司们嘴里念叨着“多元化电源”,合同负债蹭蹭上涨,固定资产天天扩张,生怕被别人抢了风头。
粤电力A成了这波增长的典型代表,合同负债涨了175%,机构还预测2026年收入能到633亿,净利润12亿,数字听着就让人眼红。风电、光伏项目像盖楼一样上马,合同一签一个准,辅助服务也跟着水涨船高,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成了他们的“秘密武器”。三峡能源更猛,合同负债增长71%,机构说2026年收入会涨到346亿,净利润71亿,背后靠的就是新能源项目一波接一波,政策支持的“双碳”红利也没少给钱。
电力行业这锅汤也不是谁都能喝得起。内部员工吐槽说,这增长背后就是“拼命扩张,拼命签合同”,压力大得慌,谁能想到以前那个电厂里只管烧煤的日子,竟然变成要天天盯着合同和资产的“生意经”。还有的员工抱怨,合同负债虽然飙升,但项目审批流程复杂,资金周转压力大,短期内不见得能变现,钱多了也未必就是好事。
这背后,政策的暗线也得提提。新修订的《价格法修正草案》正蠢蠢欲动,官方想管住电价波动,避免“涨价潮”伤害普通百姓,结果电力公司们在合同负债和固定资产上加码,硬是玩出了新花样。上头喊着“稳价”,下头却忙着“扩张”,这张力让市场火药味十足,谁都想抢占先机。
电力行业的这波热潮,也带来了不少社会辐射。新兴产业带来的电力需求猛增,AI数据中心、工业机器人、充电桩成了电力消耗大户,居民家电换新一波又一波,电网的负荷一天比一天重。还有环保压力,去碳化走得紧,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不断攀升,电力企业的账本上写满了“绿色转型”的笔画。
